“编辑像一面镜子,照出作者最核心的价值。需要有编辑来告诉他,作品中最触动人心的是什么,市场上缺乏而你能够提供的东西,这才是一个称职的编辑应做的事。”
从事创作的人,多少会害怕自己的作品不受欢迎。
写字者更甚。思前想后,键盘上挥舞好一阵子,终于填满Word 档,又狠心删掉。读者会喜欢吗?这边用词好像太艰深;结尾似乎太笼统了吧⋯⋯
你可能想写一本书,却觉得自己文笔未够流畅、内容未够精辟独到,写作计划一再搁置。然而尝试过,才知道市场缺乏什么、需要什么。因为世界上没有两双眼睛会看见完全相同的事物,更不会有两对手写出一模一样的想法。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最独特的声音。
梁柏坚,摄于香港佐敦突破书廊
关于梁柏坚|《突破书志Breakazine》前总编辑,dot-com-fever 时代做过网络编辑,但又是个不出席网友活动的自闭blogger。入行做编辑时,仍是用rubber cement 贴稿的年代。历任书籍编辑、网站监制、杂志编辑等职务。爱看书,爱摄影,爱动漫。
01
阅读作者的热情
梁柏坚从1993 年踏入出版行业,经历手工印刷及电子化转型。
他在1995 年转职“突破“,担当机构内的杂志、书籍、网站统筹与编辑岗位。一路走来,他发现了,“每位作者内心也有最重要的一件事,一个关注点,有种热情在当中。“
编辑其中一样很重要的工作,类似敲稿,从茫茫字海中辨认有潜质的作者,看看能否签约出书。柏坚说他当书籍编辑时,阅读某个人的文章,会感觉到他对某件事情特别上心。而编辑要在文章中分辨哪些事情对作者重要,跟他说:”在这件事中我看见你的热情。“如果作者的回应是”太好了,找到知音,你听到我没有宣之于口的想法“,那便有机会造就一本好书。
他举了婚姻、家庭治疗师及作家霍玉莲的《情难舍》这本书作例子。副题是”从相依之道到相分之痛”。作者本来希望书名感觉结实,因为她的学术背景令作品充满丰富知识及概念整理。但柏坚认为她的文笔柔情,文学性很强,可以尝试婉柔风格的书名。起初作者也怀疑会不会让读者误会这是本散文集,柏坚便说,不如将功能性文字转为副题。最后作品也得到正面回响,更再版多次。
“这次经验让我知道怎样阅读一位作者的气质,发现其吸引读者的地方,将特质更好地呈现给读者。”
编辑与作者之间的关系,就如灵魂伴侣。懂得欣赏对方亮丽独到之处,从菱角不足中发掘珍贵的宝玉,让作品找到对的读者发光发亮。
前辈曾经提点柏坚,编普及心理学类书籍时,最重要标题清晰,加上“如何”(How)这个词,书便会畅销。无可厚非得考虑市场需要,柏坚却心生疑问,是不是只有这一套?“遇上霍玉莲这位作者便不是。功能性是需要的,因为读者想知道how,找一个方法,不纯粹想听故事分享。然而作者的特质也是重要因素,我便用了不同的处理手法。 ”
尝试也代表跌撞,没有人说创新一定会成功。“我试过做一本名人访问结集,当时的想法是讲名人在镜头以外的生活,比较立体的故事,书名也较柔和。市场部觉得,这本书应该以受访者的名气作招徕,否则怎么让人买这本书呢?当时我经验尚浅,没有想到更好的解决方法,人性化地呈现这个卖点。最后好像是加了书腰介绍吧,印上受访者的照片。后来我想,其实一本书卖不出去,在仓里也是对不起作者。”
02
从传讯刊物到书籍编辑
1993 年从大学本科哲学系毕业后,柏坚在所属教会传道人介绍下,应征一个基督教机构内通讯刊物的编辑职位,那是他第一次接触这个行业。
工作一年多,他开始想,到底有多少人会看他编写的文字?有没有些东西能让想法积聚起来?于是他开始寻找机会,转职做书籍编辑。他的旧同事先转到“突破”公司,后来知道有空缺便再告诉他。与负责编辑见面后,觉得他未必适合当时的发展路向。搁置了一段时间,再见到招聘广告,他便正式写信申请。
“我在1995 年正式入职‘突破’,直到现在。当时编了很多辅导类、普及心理学书籍,也结识了几位重要的作者,例如资深辅导员区祥江及霍玉莲。上司亦对我说,不如尝试编世界、神学、基督教思想等反思类型书籍。”
“做着做着,我失去了信心。其中一个原因是我想不通,究竟因为作者好,所以本书好,还是我作为编辑做得好,所以本书好?我不敢肯定。(你编的书都畅销吗?)有些书在我手上很畅销,有些却不,于是我便想,是否和自己的工作根本无相干?我只不过将作者的想法整理出来,多于我令本书变得畅销。”
另一个令柏坚失去当编辑信心的原因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很难找到新作者。由于互联网并不盛行,只得拨号14.4K 的上网速度,非常缓慢也未有社交媒体的出现。“我也比较内向,没有人脉,所以只能从报章杂志找作者。我没有跟学校教授保持联系,也不是读文学系,身边少人写文章。有别于现在,互联网赋予编辑寻找潜在作家的能力(empowerment)。”
03
寻觅作者与读者之道
回溯90 年代,编辑若要发掘新作者,得培养阅读各类报纸杂志的习惯。即使相中作者,再接触报馆,也未必会告诉你联络方法。也可以读者身份写信,亦不保证会有回信。
编辑透过定期阅读的方式去追踪感兴趣的作者,读通那人有没有特定关注点。一般来说,报章编辑与作者沟通草拟文稿大纲时,会决定一个形式,讨论文章如何切合那份刊物的定位,那篇文章在刊物内扮演什么角色等等。
“这个做法是否最适合这位作者?你并不知道,但你暂时只看到他呈现的这一面,透过这件事读通,到底这个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作品面世后,也得想方法让它接触更广阔的读者群。“当时读者主要透过书评接触新书,写书评、于书店贴海报、上畅销流行榜等等,都是行销方法。有人办阅读杂志,像文化人徐振邦亦曾经取得艺发局资助,邀请我这些人写书评。也有人会直接寄新版的书寄去杂志报纸,望获一段介绍。”
04
时势造就畅销书
我记得铜锣湾乐文书店的经理Mandy 说过,一本书的畅销是天时地利人和。
比如现在,社会大气候关心时事政治,好几本在地出版的雨伞运动纪录书籍也有正面回响。文学作品则是另一回事,新人作家的小说或许在最初出版时没有销路,却不代表作品没有价值。历经时间洗礼,反而变得更加迷人。
在柏坚二十多年的出版生涯中,他发现了编辑的价值。“作者写了很多文章,涵盖不同题材,但没有一块镜照到自己最核心的价值。所以需要一个编辑来告诉他,最触动人心的是什么,市场上缺乏而你能够提供的东西,这才是一个称职的编辑应做的事。”
他试过出版两本漫画:何家辉的《少年派》和赵德望的《东游游西逛逛》。那时候很难在漫画店以外的渠道发售,而且某些漫画店可能专卖日本漫画,不会入香港出版的书;也有漫画店主会问这本书是什么,为什么只有一集,也不是连载,最后卖得不甚理想。“是错配吧,有点可惜。我觉得好看的书,去不到对的人手上。当时对于发行渠道(channel)的计划未够周详,其实很对不起作者,心内留下一个遗憾。不过也有人记得这本书,多年后也有向我提起。”
“在某个时代或时间点里,做不到某件事情,其实并不一定是那件事本身不够好,可能是时代条件未出现或不完整。那次也教会我,不要被即时得失感到太失望或兴奋。你以为是你自己做得很好的成果吗?可能只是社会正好关注某件事,与能力无关。”
作者:周家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