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背景补充】本书为横沟正史创作的“金田一”系列的第二部,我算是又补齐了一个侦探小说系列的图鉴。横沟正史(1902-1981)与松本清张(1909-1992)、江户川乱步(1894-1965)并为“日本推理文坛三大高峰”,与江户川乱步同属开创推理小说新领域的大宗,两人年纪相仿,志同道合,而横沟正史甚至比乱步更早开始创作,也更早获得“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本书更是被评为东西推理BEST100第一位,很多粉丝心中横沟正史最优秀的作品。
②【背景补充2】金田一耕助(注意不是“少年金田一”,那是他孙子)与明智小五郎、神津恭介(高木彬光作品中的人物)并称为日本三大名侦探,是日本推理小说史上较早登场的侦探之一,由于横沟正史著作颇丰,金田一耕助也就被作者赋予了很多表现机会,被读者赋予了很多期待,甚至被誉为“能与福尔摩斯抗衡的侦探”。
在他初登场的“本阵杀人事件”中,对他有更全面的介绍:
“肤色白皙,个子矮小,有些结巴。帽子软塌塌,和服皱巴巴,裙裤松松垮垮,木屐已磨秃,脚趾几乎露出短布袜。经常被警察误当成嫌疑犯。
不用卷尺,不用放大镜,破案只凭脑袋瓜。“你你你我我我......”,当他严重结巴,当他拼命挠鸟窝般的头发,一桩奇案便即将大白于天下。”
③【文学比较】金田一耕助与赫尔克里·波洛有个相似之处,即他们比福尔摩斯出世稍晚,但都没有模仿这个侦探史上最成功的角色(之一),而是故意被刻画得其貌不扬但却别具一格,独具魅力。我想,这一定是横沟正史和阿加莎的用心之举:福尔摩斯的形象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任何模仿都不可能超越只能是抄袭,不如塑造一个截然不同的形象更能深入人心。
④本书的一大亮点,在于对恐怖气氛的塑造,首先是局部气氛,如月代之死,试摘录一小段:
月代仰面倒在他们脚边,像白拍舞舞女一样,身穿水干和红色裙裤,戴着金色立乌帽子,化着淡妆,头发梳成垂发。那张脸庞美艳得甚至让人无法想象她属于凡间。
但与此同时,这绝色姿容也散发着一股招引梦魇的恐怖气息。因为月代纤细的脖子上紧紧地缠着一条布手巾。
这是典型的对比手法用月代之美丽来对比其死状之恐怖,华丽的外衣,精致的妆容,迷人的体态,绝美的姿色,反而更加凸显了场面的恐怖,不仅如此,作者还更进一步,从视觉扩展到听觉:
忽然,众人如遭五雷轰顶,迅速向后退去,浑身战栗不已。
已然被遗忘的铃声再次丁零零、丁零零地响了起来。
大家着了魔一般不约而同循声望去,随即目瞪口呆。
祭台右侧悬挂着五六条颜色各异、类似幡旗的布条,一直拖到地板上。其中一条拦腰绑着月代的铃铛,末端则绑在胜野的爱猫咪咪身上……
如果说刚才的一幕让我们毛骨悚然,那这最后的铃铛声就足以击溃我们的内心。
⑤【文学比较2】第二个层面,在于对整体的塑造。狱门岛,这个独立于陆地的岛屿,全是海盗和犯人的后代,作者不止一次的通过各种人的口说:“岛上的人全都是疯子,全都不正常”,这种描写,让我想起了奎因笔下《Y之悲剧》中疯狂的黑特家族,是的,每一个成员全都不正常,包括死者和凶手。狱门岛虽不是《无人生还》中那种孤岛,但置身其中,却有一种无法逃脱的恐惧感和令人窒息的压抑感。
⑥ 【文学理论】我认为,推理小说有两个关键之处,第一是逻辑的严密性,第二是意外性。这里的意外性,我想可以包括凶手的意外性、死者的意外性、手法的意外性。在这里想讨论一下死者的意外性这一点,在这一点的处理上,有些作者会直接忽视:比如一开始就死掉(《嫌疑人X的献身》)或者全部都死掉(《无人生还》),而有些作者则很重视,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是《少年包青天》,《少包》中好几次都是包拯怀疑谁是凶手,谁就死掉(小艾、假蒙放、杭大人),以此来突出死者的意外性。
在本书中,作者一开始就通过千万太临死时的话告诉我们:“我的三个妹妹会被杀”,然后果然,他的三个妹妹就一个个都被杀掉,可以说,作者是完全放弃在死者的意外性这方面做文章了。
⑦但问题是,我认为本书的最大败笔,就是对这三个死者的塑造——根本就是零塑造。阿花、雪枝、月代三姐妹是狱门岛本家的三位千金,仅次于千万太的家产继承人,同时,她们三人的母亲被祖父和三长老等人迫害致死,父亲疯掉……就是有着这样经历的三姐妹,没有任何智商和情商可言,整天只知道梳洗打扮,游手好闲,对任何人既没有情感,也没有怨恨,书中写到,当三个人听到兄长的死讯时,还若无其事的讨论衣服的配饰,三姐妹在书中几乎没有台词,也极少描写神态,并且,三个姐妹在性格上没有任何区别——这不是麻木不仁,不是讽刺,这就是彻彻底底的人物形象塑造失败,难怪很多人都认为这三个人死了也没什么。
查阅了一些书评,诟病本书人物形象塑造失败的大有人在,不只三姐妹,早苗、疯子等都是。
⑧【外一则】从本书中,我们其实可以看出佛教在日本强大的影响力,纵然是“全是疯子、没有王法”的狱门岛,佛教仍然位居权力顶端且无人挑战,不禁想起不久前看到的《我们的战国》,继而想起日本佛教在日本的地位,纵是那个豪杰辈出的战国时代,除了织田信长外也再无第二人敢和佛教叫板,而前者的身死也与佛教有莫大的关系。查阅了一下日本佛教的历史,除了明治维新时的“废佛毁释”外,日本历史上再也没有成规模的倒佛运动,历代统治者无不对佛教礼敬有加,而后者在很多时候甚至可以左右政局。而反观中国,大型的灭佛运动就有“三武一宗”(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佛教在中国的帝王眼中,不是棋子就是弃子,能有日本佛教那种影响力的时代,除了梁武帝外大概只有金庸武侠。
至于为何如此,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⑨【外一则2】在本书的第一节,提到了金田一耕助和千万太在战场上和复员的一些情况,作者清晰的表达出反战思想,也许很多当时的日本普通士兵都是如此吧。
“屋外搜山,屋内守灵。早苗苍白的面容,月代白拍舞舞女似的打扮,禁闭室中疯子野兽般的怒吼,还有鬼头千万太临终前的遗言,刹那间全部浮现在金田一耕助的脑海中。在他眼里,那些火把忽然剧烈地晃动起来,似乎立刻就能让整座岛陷入一片火海。”
文/B216号行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