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500字:
读着《呼兰河传》中他人的故事,脑海里浮现的是自己曾经的记忆。有些时候,那些遥远的事情太过久远,沉落在心底深处,误以为已没有涟漪,但当你读到《呼兰河传》里的某一些场景时。这些场景就是一颗丢进湖心的小石子,激起千层涟漪,一圈一圈地向外荡去。
小时候,我生活在乡下。十三岁前一直和外婆妈妈在一起。当时,总盼着有一天能走出去,走出这个令我厌烦又憎恨的地方,因为家庭的变故,我恨自己出生又生长的地方。在那里,我是一个异类,太多异样的眼光让我身心俱疲,我常常低头,不愿看世人的眼睛。有一天,我真的离开故乡而去,那一刻的欣喜我以为可以长久永远。随着慢慢长大,我才意识到,我出走的灵魂失去了根基,飘摇兮魂不归兮!现在的记忆,全是小时候的故事!客观来说,也并不全是痛苦,快乐也还是有的。回忆这东西,有时候像是恰到好处的麻醉剂,它会自动屏蔽掉那些曾经的伤痛,给你全部的幸福全部的甜蜜!
其实,那时候,除去一些不愉快,生活还是丰富的。农村的生活比起城市热闹的多,像《呼兰河传》里写的跳大神,我就曾经亲眼见过这样的场景。大神焚香叩拜后,会突然变成一个死去的人灵魂。嘴里说一些那人的话,满屋子瞧热闹的人一听,立即吓得丢了魂。因为他们知道,这话大神没跳前是不知道的,现在说出来一定是被附体了!屋子里香烟袅袅,大神嘴里念念有词,气氛有一种悬疑又害怕的感觉!看热闹的人很多,围着门口,里三层外三层的。我常常吓得想逃,可是又难逃出那厚厚的人墙,只能背对着里屋不看。不过,有时候奇怪的很,越是害怕心里还越是想看。随着哇的一声大哭,大神恢复成自己,屋子里人又是端水又是倒茶,一副殷勤的样子。最后,大神会告诉请大神的人家,如何如何这般这般,那家人就按照大神的指示,该喝神药就喝所谓的神药,该挪动物件的挪动物件。村庄不大,所有请过大神的人家,我都会凑了去热闹一番。看得多了,大概也明白大神最后的伎俩。在当时,农村的封建迷信还是很严重的。
萧红的《呼兰河传》读来能感受到作者的内敛,没有遣词造句的雕琢,全书采用白描手法,娓娓道来,让人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萧红与祖父之间,团圆媳妇和婆婆之间,以及冯歪嘴子和他的妻子之间,抛开这些。童年的趣事最令人回味,赶小鸡的事情就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白天把小鸡仔放在院子里透透气,让它们自由的奔跑一会儿。下午会一个一个捉住放进筐子挂在屋里的高处。那时经常会有黄鼠狼出没,小鸡是它们最美味的佳肴!有一次,到了下午,姥姥和我一起把小鸡捉进筐里,大多数已经被捉住。有两只调皮的跑来跑去的,我在后面追着,越跑越快,小鸡当然跑不过我,我那时候挺小的,可能跑太快,一不留神,一脚踩到了一只小鸡身上,可拎的小鸡直接一命呜呼!每年养小鸡时总会有几只丧生在我的脚下,当时,也是很难过的,可一跑起来又控制不住自己的速度。还有刚孵出小鸡时,需要给小鸡用颜料涂色,以免和邻家的弄混。我印象深刻是有一年春天,给我家的小鸡涂了三种颜色,可能是因为邻家涂什么颜色的都有,为了好区分不得不多涂一些颜色。不过也挺好看,一个个彩色的小鸡满院子跑来跑去,像是一道会移动的彩虹!
记得《呼兰河传》里有一段是写打灯笼,相似的情景立刻浮现在我脑海。我的第一个灯笼,是有一次过年前买的,忘记了当时是几岁。当时也不知道灯笼的名字,一根木棍挑在用铁丝弯成的椭圆形顶端,然后椭圆形的铁丝身体外套一个可以折叠起来的红色纸筒。里面点上一根细长的红蜡烛,用蜡油固定铁丝下端的一块木板上。最后把折叠的红纸拉伸开,一个红红的灯笼就亮了起来。运气好的可以玩上几天,有时候赶上风大,呼的一下把蜡烛吹倒,红灯笼轰的一下子被点着,几分钟灯笼变化为灰烬。我的第一个灯笼就是这样子没有的,当时我还哭了一场,被妈妈数落了一顿,因为过年哭不吉利。后来只能看着别人家的灯笼过了年。
读书有时候是在读自己,你总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相同的情感,像是隔空和一个熟识的朋友聊天。读着别人的故事,整理着自己的思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