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呼兰河传》读后感
萧红的这本《呼兰河传》我很快就读完了。第一章,我仿佛在读李娟。可是内容慢慢变的沉重起来,压得我喘不过气。那种压抑的感觉一直在心里堆积着,总想写点什么可是脑袋里面乱乱的,不知从何下笔。想再看本书换换心情,结果打开了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一本更加沉重的书,看到一半居然心塞到看不下去,于是决定先回来补完这篇读后感。十分有趣,《夹边沟记事》与《呼兰河传》这两本书不管从叙事角度还是语言风格上来说都截然相反,可是连在一起读却能起到十分奇异的效果。人、人性、社会大环境,经过那么多年似乎有点不一样了,可是仔细想想似乎也并没有那么多的不同。
中国人为什么总是那么的命运多舛?似乎每个阶段总有那么些阻碍我们发展的事情。解放前的愚昧无知、封建迷信让普普通通的村子平静又热闹着。在花园玩耍、在村口看戏,在看似平静的生活里却发生各种闹剧。因为不守“规矩”,婆婆直接又间接的害死了团圆媳妇;因为不守“规矩”,一段婚姻甚至爱情的结晶被嘲笑指责。口口相传的“规矩”加上封建迷信的加成似乎比人的生命更重要。可是这规矩又是谁订的?又是哪来的呢?谁都说不清,只是盲目的遵守着。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每个人都是施暴者,可每个人又是受害者。
当事情没发生到自己身上时,冷漠的看着热闹,甚至助长这种邪恶的风气;当有一天轮到自己,发现并没人来为自己申辩。更无奈的是,当事人也并不懂得反抗,只能自认倒霉,心甘情愿的承受。读的时候仿佛鲁迅附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感慨为什么会如此愚昧?为什么会如此懦弱?可是仔细想想,他们也不过是被千百年帝制压弯了腰、习得顺从的可怜人,“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他们失望、绝望,以至于对未来不抱有任何希望。他们活在“呼兰河”,让这里变成一个死城。
《呼兰河传》文章至此结束,荒唐的小镇故事从小女孩的视角陈述出来更显悲剧。可是幸好现实生活中还是有那么一些觉醒的人,他们打破了这潭死水,突破了愚昧的怪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和沉重的代价,才让我们过上今天这般生活。那么就希望呼兰河永远留在旧时代罢。
篇二:《呼兰河传》读后感
习惯了看完一本纸质版的《呼兰河传》,有时间了,再把书听一遍,因为一遍有一遍的感受,听与看又不相同。萧红东北作家群中的一员,她的《呼兰河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东北边陲小镇的人情往来,社会习俗,人性的弱点以及东北地区的自然风光,这部书是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特定时期的生活经历,从中我们可以探视到很多东西。
个人看法与观点:《呼兰河传》祖父租出去的房子,家里的大院子仿佛就是一个小社会,展示了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蘑菇,粉条,年糕等,一种食物代表着一种人的生活方式和一种人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纯朴,单纯美好的人性。
呼兰河人从早到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冷了就穿衣,天热了就脱衣,一年四季轮回,年年如此,日日如此。呼兰河的人民没有别的要求,满足于她们的生活状态,人死了就离开,人活着就活着,过着重复的日子。
呼兰河的看热闹心理十分强烈,人死了(投井、跳河、上吊)无论哪一种形式,人民做的不是先埋人,而是放在那里让人们先看几天热闹,像展览馆里陈列的物品一样,无从选择。那个时常淹没了猪,陷入了车马等的沟子,人民没有思考为什莫,而认为又有了便宜的猪肉吃,采取一种自欺欺人的态度,坚定的认为这猪肉不是瘟猪肉,如果孩子说一句这是瘟猪肉,那么他可能面临一家人的打骂,因为家长那自欺欺人的“面子”。
看热闹的心理导致了很多悲剧,让我们看了心在隐隐作痛。那个在滚水里挣扎的小媳妇,婆婆对她的打骂、烙脚心等,在她的心灵上产生了抹不去的恐惧,睡梦里都能吓醒。歪嘴子有了妻子孩子之后,你们对他的调侃讽刺,妻子死后人民坚定的认为并期待着他颓废下去,盼着他的孩子死亡,在他家门口期待有一个新闻出现,可以供人民消遣。
看到这些,总有一种心痛感,也许是时代限制了人民的心灵,在人民的眼前蒙上了一层面纱,让人看不见自己的无知与愚蠢,看不见别人的优点和困难。
《呼兰河传》文章也有美好的一面,祖父对我的爱,每次有了好吃的,都等我吃完以后自己再吃,理由和大多数家长是一样的,因为爱,所以我把好吃的留给你。因为爱,我强大起来,慢慢扶养你长大,咬牙坚持。
呼兰河的一切对于作者来说都是不可抹去的,无论好与坏。看了《呼兰河传》我们可以体会很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呼兰河中还有很多很多,等待你我一起探寻。
篇三:《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用孩子的视角以拉家常的形式将呼兰河的日常生活铺在我们面前,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没有华丽唯美的语言,有的是朴素、纯粹。刚开始读《呼兰河传》的时候看到前边一直叙述呼兰河日常的情形,不知道作者要说些什么,我感觉好索然无味,一点都不和我的口味,没有读下去的欲望。但我读书有一习惯,读必须读完,不能中途而废,继续读下去,渐渐地我能感受到作者的意图,感受到作者的孤独,不禁为自己没放弃一本好书而暗自高兴。呼兰河这地方真的不起眼,这里的人封建、保守、落后、愚昧。这只是一个代表,世上还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地方存在,作者以小见大的文笔令我惊叹。
在这种地方生活,对于作者来说是压抑的,是孤独的,如作者常说的就是我的家是凄凉的,幸好作者能找到自己的乐园-后园,能找到真正懂他的人-祖父,无疑她是幸运的。在这里,《呼兰河传》作者以小孩子纯粹的眼光看世界,看世事,有点《皇帝的新装》的意味。尤其团圆媳妇生生被她的婆婆折磨致死,别人只是在一味地看热闹,只有作者能说出真实的话,她没病,她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可是什么事情也不管用。愚昧落后真害死个人,又看到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团圆媳妇又成了封建的牺牲品,可怜可悲。冯嘴歪子是这里面最坚强、最乐观、最值得赞叹的一个,他无疑是这里边最有担当的一个,当别人在看他笑话的时候,在生活最绝望的时候,他没有按人们的预期发展,跳井,自刎……而是努力扛起生活的重担,平静的活着。他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出淤泥而不染,保持他乐观的品性,可敬可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