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文学比较】在读过奥威尔的《动物农场》后,《1984》就无可争议的被我加入了书单。两本书同为奥威尔著名的政治预言,而前者是以动物和动物世界为依托,篇幅较短,世界较小,内容较浅,用最直白的方式表现出了独裁专制统治的形成过程,而其中很多手段,在《1984》中也有使用,只是《1984》则比前者更深刻,更全面,完整的阐述了这样一个专治政府的形成过程和残酷手段,并力求以主角的视角展现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生活的全貌,当然更精彩的,是主角温斯顿的爱情和蜕变。
②我们也许可以粗略的把《1984》中执政党的思想理解为“唯心主义”,即历史只存在于人们心中,而并非真实存在。换句话说,只要修改掉文献记载,进而修改人们的记忆,已经过去的历史就可以任意修改——在执政党拥有绝对权力的情况下,这样的事情简直轻而易举。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很多问题:
第一,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历史,究竟有多少是真实的呢?
第二,这个世界上究竟存不存在客观、真实的历史?
第三,我们想要了解一段真实的历史,究竟需要多大成本?
第四,我们耗费巨大成本了解一段真实的历史,(对于我们个人来说)究竟有何作用?
③这四个问题似乎不容易回答,但我们可以做个类比。历史是什么呢?从某个角度来说,历史就是当下,当我们所处的现在的时间轴向前推进时,当下就变成了历史。
比如,我们以MH370为例
问题一,各国、各方媒体的报道互相矛盾,谁能保证哪一方的绝对真实呢?
问题二,正如盲人摸象原理,也许站在各自的角度来看,每一方说的都有真实的一面,但站在上帝角度,所有人都片面,关键问题是,并不存在上帝。
问题三,这不是还没查出来?
问题四,知道、不知道、部分知道这件事情的真相,我的个人生活又有何差别呢?
在连续做了四个否定回答问题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不仅对事实真相是无能为力的,甚至是漠不关心的。
④在电视剧《云海翻腾孙悟空》中,孙悟空描述了地狱的景象:从第一层到第十七层,是骇人听闻的各种酷刑,而且一层比一层恐怖。
沙僧问:那么第十八层呢?
悟空答:第十八层什么都没有。
沙僧:什么都没有怎么会比第十七层更恐怖呢?
悟空:第十八层没有任何酷刑,而是每天让你把一生中最痛苦的事情经历六遍(ps:这不就是月读嘛?
1984中101号审讯室,和第十八层地狱如出一辙,在这里没有精巧而恐怖的刑具,却有为你量身定制的生平最恐惧的东西(也许只是老鼠或者蜘蛛),没有任何人能逃脱这种审讯,因为即便是你不怕死,也总有惧怕的东西,而那个无所不知的上层,对你害怕什么一清二楚。
⑤是的,政治小说也是小说,小说……当然要有爱情。本书的前三分之一部分,主要在铺陈背景和打造框架,虽然有趣,但却几乎没有剧情,未免让人昏昏欲睡,直到女主角传递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爱你”,不由得让人精神一震,有一个豆瓣网友甚至说“就因为这一句话,我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了”。此处的爱情,甚至可与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做比较,是世界上最后一段爱情。
⑥【杂记】文学被批量生产,是本书中我认为最大的悲剧之一。
⑦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本书的一大票脑残粉——西方舔狗和中国无脑黑。几乎每一页上都有人评论什么这本书简直就是对中国的预言,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这本书就是影射大跃进、文革时代的中国,然而本书的创作时间是1948年——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可能连这几个词是什么意思都不知道,这种连杠精和键盘侠都不如的人,与他们争辩是没有意义的。我真的想说,这本书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评价,和他影射或者预言中国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它所描绘的社会,部分地出现在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时间及空间点上。
⑧那么,如何保证这样一个绝对独裁的政府稳定呢?书中也给出了相对完整的答案:第一,在内部形成绝对的思想控制,这需要篡改历史、泯灭快感、消灭语言,且需要设置一个假想敌来发泄民众的剩余精力;
第二,在内部形成绝对的物质财富控制,为了达到这一点,不惜降低生产力,或者以战争等方式消耗剩余财富;
第三,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即使这个国家相当孱弱也不会被攻打——作者这里用了一个讨巧的办法,即将全世界划分为三个国家,三个国家互相达成协议,且意识形态高度一致——甚至和一个国家没有任何区别。
“你必须摒弃你的后代会为自己正名的想法,温斯顿,你的子孙根本对你从未耳闻。你将在历史洪流中不见踪影,我们会将你化成轻烟,散入苍穹。你将无迹可寻,既无名姓在册,也无后人铭记。你会在过去、未来里被彻底抹去,从未存在过”
作者:B216号行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