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克里斯蒂《古墓之谜 》读后感:
①不久前,我在出租车上听到司机师傅在听《鬼吹灯》,不由得勾起了我对“盗墓”的阅读回忆,因此当我看到这个书名时,就毫不犹豫的选择读了下去,尽管事实证明本书和盗墓、古墓并没有什么关系,这本书之所以好看,还是要归功于阿婆的推理元素。
②【文学比较】我必须说,本书是阿婆为数不多的,我猜到凶手的小说,然而我之所以猜到,全是本着“凶手一定是最不可能的人”的原则胡乱选出来的。但是,大部分推理小说又都会追求“一定不能让读者猜到凶手”,这显然就存在着悖论,如果作者在逻辑自洽的前提下将凶手设置为那个看似最不可能的人,那读者可以根据前述原则一下子猜中凶手,尽管在犯罪手法、动机等方面作者还可以大显身手,但这业已增长了读者的成就感,降低了阅读体验。我觉得,这方面做的非常好的是奎因的《Y的悲剧》,很多读者在猜测凶手时,甚至连一开头就死了的人和侦探都纳入到猜测范围,然而真凶的身份一公布,足以令所有人瞠目结舌,作者不仅成功的将凶手设置为“最不可能的”,“不会被读者猜到的”,甚至是“根本不会被读者纳入猜测范围的”。
③【外一则】我虽然猜中了凶手,但是我并没有证据,然而我万万没想到的是,波洛也没有证据,这算是本书的一个缺陷吧。
④隐姓埋名或者调换身份,是早在福尔摩斯的《血字的研究》中就运用的推理小说的经典套路。其后无论是奎因的《X的悲剧》,卡尔的《三口棺材》,阿婆的《波洛圣诞探案记》,东野圭吾的《幻夜》等等都采用了这一设置,我认为这也是将凶手设置为不被读者猜到的人选的黄金办法。
⑤【文学理论】波洛在本书中又一次清晰的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推理思路:人格—方法—机会—动机
人格:首先指死者的人格特点,即死者具有哪些特点导致他会被杀,这一点看似和破案无关,实则至关重要,如在《波洛圣诞探案记》中,波洛分析了死者极富耐心和报复心理,而这一点显然也会遗传给他的后代,波洛就据此找出了凶手。人格分析的另一方面就是对凶手的人格分析,如果某个案件布置的几乎天衣无缝,那么这显然就不是一个冲动暴躁的人能做到的(如果我们能看到每个人真实的一面的话)
方法:即犯罪手法,凶器是什么?凶手用了什么机关?密室如何破解?不在场证明如何打破?凶手使用何种手段单杀死者?…
机会:即嫌疑人是否有杀死死者的机会或条件?如尸检显示死者在一个小时之前被杀死,那显然只有那个时间段没有(真实)不在场证明的人才具备条件。如果死者死于一种高明的毒药,那医生或者能经常接触毒药的人就会有很大嫌疑。这个环节需要侦探将嫌疑人一个一个代入。
最后是动机:动机往往不容易成为指认凶手的决定性因素,因为一个案件可能很多人都有动机,或者有些人的动机非常隐秘,但推理小说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杀人者必有动机,分析一个人死了谁会获益,也有利于我们筛选凶手。
⑥推理和历史,是我最喜欢读的题材之二,我一直奇怪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直到我读到了本书的一句话:你有一种重现往事的天赋。所有的事情就像你说的一样。追求真相,重现往事,大概就是我的爱好吧。
原创: 小王子本人 B216号行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