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葬礼之后》读前感:如果哪个月不读本推理小说,对我来说简直就像没读书一样。几年下来,我自认为几乎把推理小说界名家名作读的差不多了,这不仅抬高了我的口味,更增加了我在剩下的推理小说中找到精品的困难程度,使得我在选书时必须非常谨慎。而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盲选阿婆的书就成为了避免踩雷的最好办法。
②【文学理论】我想再次讨论一个话题,对于推理小说来说,猜中凶手究竟会不会影响对这本书的评价?
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首先排除一部分最优秀的推理小说。这其中有些是绝对不可能被读者猜中凶手(《罗杰疑案》、《东方快车谋杀案》、《Y之悲剧》),有些是其他元素(悬疑感、推理桥段、动机等)写的登峰造极,即使凶手被猜中了也不会影响其巅峰地位(《无人生还》、《希腊棺材之谜》、《血字的研究》)。
然后我们需要去看这个问题的本质,即真凶的迷惑性在推理小说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我的答案是(外一则:我过去写东西从来不用这种语气,我反思了一下,最近狼人杀玩多了,这口吻是预言家验人时系统的回复……),真凶的出人意料,给读者最大的感受就是反转,而反转,才是推理小说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而在推理小说中,实现反转有非常多种方式,如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在一开始就公布了凶手,而将核心诡计设在了不在场证明上;松本清张的《点与线》中的凶手也非常明显,但时刻表诡计却是不朽的经典;西泽保彦的《死了七次的男人》更是将凶手及行凶过程给读者直播了七遍,但其核心诡计还是骗过了读者。这几本书都直接将凶手告诉了读者,连猜都不用猜,但他们仍然堪称推理小说中的经典作品。
归纳一下,推理小说的质量如何,包含众多影响因素,如核心诡计、推理过程、悬疑感、合理动机、反转、人物塑造、社会意义、文笔等等,反转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而凶手的出人意料性,也只是反转的实现形式之一,因此,我认为即使能猜到凶手,也不一定能因此低估小说的价值。进一步的,我们甚至应该警惕自身的这种错觉,认为自己能猜到凶手就比作者聪明、作品的水平就一般。
③《葬礼之后》之所以长篇大论的讨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我基于两点原因猜中了凶手(尽管没有猜中杀人方法和核心诡计)。
第一,为了洗脱嫌疑,凶手往往会自伤但决不致死。(《名侦探柯南》中的“豪华游轮杀人事件”)
第二,真正的凶手在杀人时,如果一次行动没有成功,他一定会再次动手,直到把他杀掉为止。(《名侦探柯南》中的“绷带男杀人事件”)
因此,本案中的第二起案件是一次砒霜下毒,但受害人中毒不深,一周后就出院了,奇怪的是,在此之后她没有再被袭击,而第三起案件的受害者另有其人,那第二起案件的受害人很有可能就是真凶。
④阿婆深受心理学的影响,心证也是她笔下的神探波洛的常用推理手法,而如果用一个心理学名词来描述本书的核心诡计的话,我想可以是“贴标签”。而且是“双重贴标签”
所有的悲剧,都是在家族的长兄理查德的葬礼上,妹妹科拉的一句“可他是被谋杀的,不是吗?”引起的。
凭心而论,阿婆的书我看的太多了,理查德在父亲早逝的情况下成为家族中的实际掌控者,家族成员内部不和,家族拥有万贯家产,理查德屡次修改遗嘱……
说理查德是自然死亡,我都不相信。
在我看来,这是阿婆的书的惯用套路,换句话说,这就是第一重标签,书外读者给作者贴的“标签”。
而在书里,科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大家对她的印象是“总在不合时宜的时候说出真话,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但问题是,在场的人对科拉到底有多熟悉呢?用波洛的话说:“一点都不熟悉!”与科拉同辈的人超过20年没有见过她,而下一辈的人更是从来没见过她。那个所谓的对于科拉的印象,无非是他们给20年前的科拉贴的“标签”而已。
就因为这两重的标签,无论是书外的我,还是书里的其他人,都对科拉这句毫无根据的话深信不疑,甚至即使死者的私人医生和神探波洛赌咒发誓他绝对是自然死亡,我们仍然没有相信。
读者被作者骗,家属被凶手骗,皆因为作者巧妙的运用了“贴标签”效应。
如果对《葬礼之后》这本书进行一个整体评价,它的凶手很好猜,动机很庸俗,手段很粗暴,但就凭“贴标签”这一心理轨迹的运用,本书也堪称佳作。
作者:B216号行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