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克里斯蒂《ABC谋杀案》读后感1500字:
①【读前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发起的一次对阿婆小说的评选中,本书名列第四位(我才前三甲一定是《罗杰疑案》、《东方快车谋杀案》和《无人生还》)。如此经典而著名的作品,我在读了阿婆写的二十多本书后才发现,可见阅读确实需要有前辈或者书单指点。
②本书创作于1936年。这就意味着,本书大概率是以下几种推理小说界经典套路的开创者:
第一,连环预告杀人。凶手预谋实施多次犯罪,每一次犯罪都向警察或者侦探发出预告,并且连环杀人的手法、死者、地点有相似之处。本书采用的是“字母表预告杀人”,一个自称ABC的人声称将会按照ABC列车时刻表的顺序杀人,第一次会在地名首字母为“A”的地区杀害一名人名首字母为“A”的人,接下来是B、C,以此类推,并且每次杀人后都会留下一本ABC列车时刻表。
从写作的角度,连环预告杀人能最大限度的增加行文的刺激感和紧张感,扣人心弦,读者和前期的侦探一样,面对凶手猖狂的挑衅,明明知道案件即将发生,但就是无法阻止。这种无力感会激发愤怒,让侦探奋起,让读者无论如何也要读完。
③【文学比较•本条含剧透】
第二,侦探线(读者视角)与凶案线(凶手视角)交替描写。绫辻行人的《钟表馆杀人》,皮耶尔的《必须找到阿历克斯》都是类似的叙述手法。但阿婆的不同是,凶手视角描写的“凶手”是假的。
这个暗线每次都在案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之后出现,每次的篇幅很短,与读者视角的侦探线完全没有交集,对假凶手的描写又似是而非,和凶手“画像”看似有很多吻合之处,让人既相信又怀疑——不会真是他干的这么简单吧?类似的写作手法,我只在松本清张的《砂器》中读到过。也许后者将这一手法运用得更加纯属,但开创的地位应当归属于阿婆。
④【文学比较•本条含剧透】
第三,也就是本书最负盛名的一点:藏木于林。将“真正的谋杀”混迹在“连续的谋杀”之中。
本书一共有四起谋杀案,只有其中一个人是凶手真的想杀掉的,其他三人,包括被他嫁祸的人和他本人没有任何关系,是真正的被牵扯进来的无辜者。
凶手之所以要这样做,理由如下:
首先是推理因素:模糊动机。这也是我读本书过程中感到最困惑的一点:四起凶杀案中的被害人,究竟有什么关系?
按照我之前总结的,连环杀人案中的几个被害人必有联系(除了因发现关键证据或猜出凶手而被灭口),这个联系就是他们被杀的理由、凶手的动机,据此可以推断出凶手。而既然被害人之间的联系在推理过程中如此重要,那老谋深算的推理小说家往往善于把这种联系做得极为隐秘,到后来甚至发展成:几个被害人之间甚至素未谋面,但却具有某些内在共同点,这显然让读者和警察抓狂,认为凶手就是无差别杀人的疯子。
比较著名的有以下几个例子: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几个被害人都犯下过某一类罪行。
西泽保彦的《解体照应》:几个被害人都有一个具备某个特点的亲人。
皮耶尔的《必须找到阿历克斯》:几个被害人都曾与凶手产生过联系,但在时间上是错开的。
但是本书大胆打破了这种规则。除了凶手要杀掉的人之外,其他三人完全无辜,也没有任何共同点和唯一性,确确实实只是凶手为了满足他的杀人逻辑而“随意挑选”的。
其次是心理因素:满足欲望。正如波洛为凶手描绘的心理画像:这个凶手“孩子气”很重、风度翩翩、具有性魅力、足智多谋、胆大妄为。这些特性在四起案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将他暴露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如果从不在场证明、犯罪手法等角度来看,凶手的行凶并非没有破绽,但他狡猾就狡猾在,通过藏木于林的手法,让人们根本不会对他产生怀疑。
但波洛断案从不完全依赖证据,他更善于从凶手的内心特点入手为他描绘画像,也据此直接将假凶手排除。或许真凶应该找一个性格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嫁祸。
⑤也许正因为这种手法的运用,本案在一开始让所有人都毫无头绪,即使是波洛,也拿真凶毫无办法,他能做的只是等待下一起案件的发生,等待凶手露出破绽。
换句话来说,即使是波洛,在真凶犯下属于他的第三起案件之前,都无计可施。可见确实有人可以将犯罪做得天衣无缝,这已经是完美犯罪了。
⑥我发现波洛不仅是出色的侦探,更是卓越的精神分析师和心理咨询师,不仅是因为他用精神分析的手法排除掉烟雾弹,找出真凶,更妙的是他甚至帮助弗雷泽释梦,并促成了一段姻缘,以及帮助卡斯特重新找回自我,面对生活。
“人类为了阻止思考而发展出了说话的能力,如果你想发现隐藏的东西,这是一种可靠的手段”
作者:B216号行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