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当年《拉普拉斯的魔女》、《沉睡的人鱼之家》等书给我带来的糟糕体验至今犹在,我真的又鼓起了好大勇气才重新拾起了东野圭吾。这本书在文笔上沿袭了他一贯的流畅易读,叙事上仍采用他得意的多点开花,核心诡计借鉴的是某本著名推理小说的诡计,只不过行文到一半时就已暴露无遗,也许是为了弥补这一点,东野圭吾在小说结尾又加了一重反转,但这在大多数人眼里反而弄巧成拙。
②【文学比较】本书最大的败笔,是在人物塑造上。嫌疑人莲沼有且只有两个特点:蠢+坏。蠢体现在他有时候迷惑的降智行为:继母给他留下了一所房子,穷困潦倒的他可以没有任何障碍的把它当做住所或者卖了换钱,但他却付之一炬,然后又苦等三年去诈骗。坏则表现为他彻底的狡猾和冷酷,没有心路历程,没有其他性格辅助,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这样写人的结果就是,人物形象相当单薄且不真实,也绝不会有哪个读者会喜欢,甚至没有人会记住他。
“大脸师太”曾评价金庸的《天龙八部》中的四大恶人是“一辈子就干一件坏事”:“报仇的永远报仇,杀小孩的永远杀小孩,反人类的永远反人类,好色的永远好色”。但我们谁都不会觉得这几个人物形象单薄,因为段延庆可以在乔峰面前低头、可以无私帮助虚竹,叶二娘有着悲情的故事,岳老三更是对小师父段誉忠心耿耿——可能就云中鹤有点拉胯。
东野圭吾可以塑造出像唐泽雪穗这样出色的“恶女”形象,但本书的“恶男”形象却是彻底的失败。
③而本书的另一个男人,作为侦探角色的汤川学教授的塑造同样乏善可陈。作为一本推理小说,读者最感兴趣的无非是诡计和推理,与莲沼相对应,汤川学在本书中扮演了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形象,几次解谜完全靠着汤川学的金手指,而没有任何推理过程,这也许就是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东野的小说不算是推理小说的原因。
④总的来说,本书对于有一定推理小说阅读量的读者来说可谓差强人意,但对于新手,但本书仍然承载着一些作者社会问题的思考。
其一就是定罪的问题。用《无证之罪》中骆闻的话说,定罪的三要素:物证、人证、口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口供。因为在实际情况中人证物证俱在能形成完整证据链的情况并不常见,所以只要抵死不认,就有极大希望不被定罪,本书就为我们完美演绎了这一情形,莲沼凭借如此伎俩两次逃脱法律的制裁。
⑤我最近迷上了罗翔老师的刑法课,他的人格魅力、博学多才、幽默风趣,足以让任何一个非法学专业的人对刑法学产生兴趣。
罗老师经常引用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的名言:一次犯罪不过是污染了水流,但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则是污染了水源。
因为不公正的审判,意味着国家机器将失去公信力。愤怒的民众极有可能代替国家,亲手对嫌疑人进行制裁。
但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界定审判是否公证。没有人有上帝视角,能够确信某人就是杀人凶手。
就像本书法律对于莲沼的审判其实并无不公,因为如果可以在证据不充分、嫌疑人又矢口否认的情况下就给人定罪,带来的只可能是更多的冤假错案,这才是“污染了水源”。
所以并木食堂一众人等的行为,从法律的角度讲当然是错误的,因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代替法律对嫌疑人进行制裁。
但是,正如《东方快车谋杀案》因为最后波洛的处理而青史留名,在现实生活中这一问题至今仍充满争议。
“儿时经常走过的那条路,长大以后再去看,往往会觉得比记忆中窄很多,仿佛是与当时的个头有关。如果是成年之后走的路,就算是很多年后再次走过,一般也不会觉得与印象中有什么不同”
作者:B216号行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