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读前感】尽管我知道这本书的篇幅相当于她的三本推理小说,但我还是毫不犹豫的翻开了它,这也是我读的第一本自传。
这主要是因为阿加莎·克里斯蒂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我已读过她十七本小说,应该也是我读过最多作品的作家没有之一。当你喜欢一个作家到如此程度之时,你势必不满足于阅读她的所有作品,而是想知道她的更多信息。她的生平经历、她是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之下开启的写作生涯、她的家庭生活、她的价值观、她写作某些书时的背景……总而言之,兴趣永远是读书的第一驱动力。
次要原因则是我深知阿婆的文字朴素流畅,虽然本书很厚,但阅读难度不大。
②尽管如此,这本书还是成为了我战线拉得最长的书之一,40万字的书,我读了将近三个月,中间还读了另外几本书。
不过,这和作者的写作时间比起来,就微不足道了。
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于1950年四月(60岁)开始撰写本书,大约十五年后完稿(75岁)。她在截稿时说:“是时候搁笔了,因为就生活本身而言,再无需赘言什么了 ”
这一年也是她正式封笔的一年,她说道:“我感到满意,我想做的事都做过了。”
③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曾将个体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第八个阶段成熟期(65岁以上),这一时期的个体要面对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当老人们回顾过去时,可能怀着充实的感情与世告别,也可能怀着绝望走向死亡。自我调整是一种接受自我、承认现实的感受;一种超脱的智慧之感。如果一个人的自我调整大于绝望,他将获得智慧的品质。
埃里克森把它定义为:“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这就是我能理解到的阿婆写完本书时的感受。想做的事情,想写的文字,全都完成了。回顾过往,“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纵有痛苦,也毫无遗憾。
这是一种完美的老年状态。
④关于阿婆本书写作本书的其他背景,书中的前言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不再赘述,摘录如下:
尽管这是一部自传,有如通常所见的自传一样的开头,但阿加莎·克里斯蒂从最初动笔直至完稿,都没有被年代束缚住。阅读本书的趣味,有相当一部分在于她写作时的兴之所至:有时她会停笔沉思女仆们难以理解的习惯或“上了年纪的回报”;有时她会跳写,因为她性格中孩子气的特质令她不由得联想起她的外孙。同时,她也感觉没有必要把每一件事都写进去。有些看起来重要的插曲——例如那次著名的失踪事件——并没有被提及,尽管在书中别处提及“失忆症的前兆”,为这起事件的真实面貌给出了提示。至于其他的,“我想我已经回忆了我想回忆的事情”,她以生动而不失尊严的态度叙述了她与第一任丈夫离异时的情形,因为她总是想记住生活中那些快乐和有趣的部分。很少有人能够从生活中萃取那么多强烈且多样的乐趣,这本书首先就是一首歌颂欢乐人生的赞美诗。
⑤关于阿婆本人:
总的来说,阿婆(自认为)是一个腼腆、内向、坚强、乐观的人。
她曾对声乐情有独钟,可惜因为自身条件和经济条件的原因未能深入学习。
她著作等身,但终其一生都无法在公共场合侃侃而谈。
她酷爱旅游,两次旅游经历是本书的主要部分,也对她的人生产生了巨大影响。
她和第一任丈夫在1914年圣诞节前一天完婚,转天丈夫奔赴战场,两年后才重聚,他们一起从贫穷到富有,但阿奇却因她一次患病而永远离开她。
她第一次结婚的前一天才通知母亲,后来她女儿结婚也是如此,阿婆甚至觉得奇怪,她觉得女儿会在结婚后才通知她。
她的第二任丈夫马克斯比她小14岁。
阿婆和马克斯久别重逢后的第一句话是:你重了两磅吧。
阿婆很喜欢坐火车,因为可以欣赏沿途风景,相应的,她讨厌坐飞机。
除了一些原则性问题外,她非常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
阿婆最讨厌热牛奶。
⑥关于阿婆和她的作品:
阿婆小时候就酷爱阅读,她的文风深受狄更斯影响。
但她从未接受过正式的训练,即使是出版很多本书之后,她都未尝以作家的身份自居。
她的处女作,《斯泰尔斯庄园奇案》曾被多次退稿,姐姐认为她根本创作不了推理小说。
她从未想过会长期创作推理小说,因此后来她也曾后悔把波洛写的太老了。
阿婆的代表作之一《罗杰疑案》发表后不久,母亲去世,她悲痛欲绝,丈夫却在此时另觅新欢,她随后还失踪了12天。
在正式离婚(1928年)之后,阿婆创作了又一经典形象:老处女马普尔小姐。
阿婆也很喜欢创作其他体裁的作品,如诗歌、纪实文学、情感小说。
阿婆在一战期间曾在医院做志愿服务,从护士干到药剂师,这让她精通各种毒药,这也是她的作品中毒杀案频现的原因。
阿婆并不喜欢在推理小说中加入爱情元素,而她却极善于将爱情点缀在凶杀案之中,就像插入得恰到好处的片尾曲一样。
她认为,一部推理小说5万字足矣,但她甚至出版商不会这么想。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阿婆写作的动力都是赚钱。
阿婆对《怪屋》和《奉命谋杀》格外满意
她最不满意《蓝色列车之谜》
很遗憾,我没有在自传中读到心理学对阿婆本人的影响。而心理学恰恰是波洛赖以成名的绝技。
1945年,阿婆在二战的硝烟中完成了《帷幕》和《神秘的别墅》,他们分别是波洛和马普尔的最后一案。她将这两本书赠予自己最爱的两个人:女儿罗莎琳德和丈夫马克斯。阿婆将这两本书封存于银行的保险柜,直到30年后才出版。
⑦阿婆最让我羡慕的一点,与其说是无师自通的写作水平,不如说是在任何场合都能静下心来写作的能力。旅游时,战争时…没有任何事情能阻挡她写作。也许有人会说,阿婆之所以能这样一定是源自她对写作的兴趣,即内部动机,然而阿婆在自传中已经承认,她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写作的唯一动力就是赚钱,即外部动机。这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了偿还赌债而写出不朽名著的经历异曲同工。
我之前一直笃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格言,认为内部动机可以帮助个体披荆斩棘,排除一切外在诱惑和阻碍,读了本书方才知道,内部动机绝非唯一决定因素,专注力和韧性也有天赋的成分。
⑧【外一则】终其一生,阿婆都对故居阿什菲尔德难以忘怀。
当我们提到“童年加成”时我们会发现,故居大概是童年光环最大的受益者。即便故居阴暗、破败、拥挤,但在小小的我们看来,它都是明亮、华丽和宽敞的。
对故居的记忆是和对父母的记忆紧密结合、又高度一致的。起初喜欢,继而厌弃,最终是感激和怀念。在童年为我们遮风挡雨,而当我们长大时,又一定会离开我们,只存在于我们的回忆之中。
我们不知道,故居和父母,哪一个先离开我们。无论是何者,当我们先失去一方时,都会拼命和另一方一起,努力在记忆中找回失去的东西。
落叶归根。每个人在长大后都应该回故居去看一看。
物是人非,但这里保留着我们对父母的记忆,封存着我们的童年,无论是美好的回忆,还是悲切的创伤。
“这就像一次旅行,不是一次回顾式的跋涉,而是一次前瞻式的长征——循着生活的路径,回到那个踏上生活征程的自我。我不为时空所限,任凭心绪尽情地徜徉,笔触时而驻足不前,时而前后跳跃。”
作者:B216号行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