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本书包括七个短篇,女主人公美谷时乃在爷爷去世后继承了他的钟表店,这家钟表店不仅售卖钟表,还兼营着一项“代客推翻(搜寻)不在场证明”的业务,一次收费五千日元。而男主人公察时美幸则是一位菜鸟刑警,本欲到店里修表的他看到了这条标语,恰逢正好有一案件让他头痛,两人就此结识。
而美幸也非常争气,每次都能遇到有关不在场证明的案件,每次自己都解答不出来而偷偷去找时乃。
可见,无论是人设、篇幅、文风,本书都是《诡计博物馆》的姊妹篇,而大山诚一郎也凭借本作荣获2018年本格推理BEST10第1名。
②“主张自己有不在场证明的人都会说‘我几点几分在哪个地方’。也就是说,钟表成了主张的依据。”
“这……倒是的。”
“既然如此,那么钟表匠不就应该是最擅长解决不在场证明问题的人吗?”
就是因为这样有趣的逻辑,看上去萌萌哒像个小白兔的美谷时乃被自小学三年级起就接受了爷爷的训练,成了推翻和搜寻不在场证明的大师。
当我读到这里时,羡慕之情油然而生,恨不得自己也能蒙得高人指点,接受这样的系统训练。
同时我也会产生好奇,推翻不在场证明要怎么教呢?
③也许是为了解答读者的疑惑,作者特意写了《钟表店侦探与爷爷的不在场证明》一章,讲述爷爷是如何训练她的,诡计精彩,过程有趣,爷孙俩温馨的互动更是让人耳目一新,这一篇也几乎被公认为是整本书中最精彩、最有趣的一节。
简单来说,就是爷爷亲自制造不在场证明,由孙女来尝试推翻。而在孙女解谜的过程中,爷爷会引导她分解不在场证明的组成要素,并逐个讨论和推翻,枚举各种可能性,直至找出正确答案。在这个过程中,爷爷真正教授她的,其实是面对不在场证明时的思路
不在场证明属于哪种类型?
该证明由哪些要素构成?
哪个要素上可以做手脚?
这种不在场证明有哪些经典范式和诡计?
在整个事件中,哪些是确凿无疑的事实,哪些则需要质疑并证明?
我们不难发现,爷爷是极具智慧的,他精于推翻不在场证明靠的不仅是天赋异禀,更是有自己一套内在逻辑和理论体系,并且他也非常会教育孩子,懂得用现今的教学理念将这一套思想传授给自己的孩子。而美谷时乃继承的这一套思路,不仅可以用在推理上,也对日常生活的思考有着重要作用。
④【文学比较】但是和《诡计博物馆》相比,本书还是稍逊一筹。也许是人设和场景选取的加持我已在后者中领略过,但我觉得推理小说最重要的一点,即逻辑上,本作出现了很多如“死者被注射了吗啡,但是法医却没有检验”之类的BUG,这就不免落了下成。而且大部分篇幅的诡计并不出彩。我甚至觉得如果我当初是先读的大山诚一郎的这本书,可能就不会勾起读读他其他作品的欲望了。
“时针归位——菊谷吾郎先生的不在场证明已经土崩瓦解了。”
作者:B216号行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