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读前感】我硕士期间做的第一次文献汇报、读的第一篇英文文献研究的是运动知觉,这篇论文不仅帮我和导师建立了第一次联系,更奠定了我未来三年的研究方向。而它带给我的另一个收获,则在于让我对一个词语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个词就是“噪声”。
此前,我对“噪声”的理解是和“乐音”相对的,干扰人们休息和生活的声音。而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噪声”则指在图像上表现为一引起较强视觉效果的孤立像素点或像素块,有时也可和“刺激”相对,通俗的说就是噪声让图像不清楚。
事实上,它没有偏离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噪声”本意,但其外延却大大丰富了。
很久之后,我重新思考这件事情,觉得我们进入一个领域或者学科的标志就是,对一个日常的词汇赋予了特别的含义。当我们再遇到这个词汇时,不仅会和普通人一样触发对其字面意义上的理解,更会诱发更深层次的,你对某个学科的知识储备。
再如“知觉”之于心理学。
“组织”对于生理学。
“封建”对于历史学。
而在精神分析领域,“防御”一词就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
②在心理治疗,或者说精神分析领域,“防御”指的是从意识层面消除焦虑、抑郁和愤怒等不愉快情感成分的一种心理操作。通俗的说,就是避免自己不高兴所使用的各种方法,而其实不高兴的感觉并非真的不存在,只是被排除在了意识之外。防御是精神分析学派核心概念之一,良好的咨询过程,很大程度上就是识别并突破防御机制的过程。
和“噪声”一样,“防御”这个词在精神分析中的含义也没有超越这个词本身的定义。广义、通俗的说,“防御”就是趋利避害,趋乐避苦。
防御是如此的普遍,就像空气一样,即使我们没听过这些名词,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熟练地使用。比如:
投射:你将自己的情感、冲动或愿望归结在另外一个人身上。
贬低:刻意诋毁对方以维护自己的自尊。
幽默:到处开玩笑以避免想起心烦的事情。
缄默:避免讲话以露出破绽。
回避:远离某种情境防止其象征性含义激发冲突性的感受。
③像这样的防御机制,这本书里介绍了101种。
而学界广泛认可的是,像这样的防御机制,有无数种。
搞笑、卖萌、自杀、放弃、遗忘、拖延……全都可以是防御。
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女儿,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安娜·弗洛伊德认为,几乎任何事情都可是一种防御。
这种感觉非常像独孤求败“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的“无招胜有招”的武学境界。
因此,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让我掌握了101种防御机制,而是帮我建立了用“防御”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心理问题的思考方法。
而识别防御,可以帮助我们更勇敢的直面困难。
④本书的阅读难度为五星,这意味着阅读本书,需要有极多的知识储备,极好的阅读环境和极高的专注程度。我甚至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没有一定的心理咨询尤其是精神分析知识打底,不建议阅读本书。
因为心理咨询的书籍不像其他的书,囫囵吞枣的读完了最多落个跟没读一样。如果在毫无根基的前提下接触心理咨询的书,很容易对号入座,胡乱分析,不仅对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毫无好处,反而有害。
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⑤【外一则】本书极为糟糕的翻译,是造成我对它的整体评价降低半颗星,阅读难度提升半颗星的重要原因。
随便摘抄一段:
评估有自杀倾向的人是困难的、充满了陷阱的,而且对有自杀倾向的人(可能自杀)和对进行评估的治疗师(可能会被起诉,如果在评估之后这个人自杀了)双方来说都是有潜在危险的。
⑥【杂记】这里想引用曾奇峰先生在本书的序中写的一句话作为这篇读后感的结尾。
“如果说分析别人的防御是一种职业,那么分析自己的防御就是一种修行了。”
作者:B216号行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