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德赛》这个故事,不仅是莫尔泰尼的工作,作者更是通过赖因戈尔登之口,把《奥德赛》作为现实的隐喻和比较。
在《奥德赛》原文中,众神之父宙斯说:“可悲啊,凡人把它归咎于我们天神,说什么灾祸由我们遣送,其实是他们因自己丧失理智,超越命限遭不幸。”
正如宙斯的话一样,莫尔泰尼和埃米丽亚的故事,注定是悲剧和不幸的,不过不是因为命运,而是因为他们自己。埃米丽亚的死亡,给这一场悲情的闹剧画上了句号。但如果我们不曾意识到问题所在,这样的悲剧只会不断上演。
莫尔泰尼一方面是一个追逐理想世界的人,另一方面也早已被社会规训,潜意识想要得到这些,所以他对自己的心理分析,虽然已经做到尽量客观了,但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他没有早意识到妻子和自己关系的变化,为什么没有早发现巴蒂斯塔的意图等等。
莫尔泰尼对妻子的爱也是如此,我们不能说莫尔泰尼不爱妻子,但他的爱中掺杂了太多潜意识的利弊分析。同时,莫尔泰尼的理想世界,是不被金钱所腐蚀的,纯净的精神世界,但他在现实中,也确实想要房子、车子、事业来撑起自己的生活,只不过他不愿意承认罢了。
这一点,也体现在莫尔泰尼当时对巴蒂斯塔的抱怨中:“当今的世界就是如此,人们往往不能干自己想干的工作,只能干别人想干的工作……因为这里面总是牵涉到金钱的问题,我们干什么工作,我们做什么人,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事业,我们最美好的愿望,甚至与我们所爱的人的关系,都牵涉到钱的问题。”
就这样,妻子也成了他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最好的粘合剂。
比如妻子的美貌,会给他来带男人的面子,所以他也爱带妻子参加各种活动。可当他生存压力过大时,就会觉得都是因为妻子,自己才这么疲惫,不得不为了买房子而放弃理想。在没遇到巴蒂斯塔的时候,他甚至觉得妻子的面目可憎,可金钱问题一解决,他又觉得妻子是那样的可爱。
莫尔泰尼并非是纯粹的坏人,他确实没有主观思考过,让妻子当巴蒂斯塔的情人,他只是避开了这种可能,并且没有拒绝客观事实上因此带来的好处。
就像赖因戈尔德故事中的奥德修斯,他并不想妻子接受其他的追求者,也明白妻子的忠贞,所以他并不拒绝追求者给妻子送的贵重礼物,甚至可以说,他并不是不享受这些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就能获得的额外好处。
我们再来看看埃米丽亚,埃米丽亚也并非任何问题都没有。埃米丽亚是一个如同珀涅罗珀一样,传统的、有着强烈自尊心的女人。她是活在世俗世界里的人,她唯一的理想世界就是对莫尔泰尼的爱。
但正因为她的传统和自尊,她很容易钻进自己的世界中,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很执拗。在最后那次争吵中,莫尔泰尼最后思考埃米丽亚对自己的鄙视时,发现埃米丽亚是真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鄙视莫尔泰尼,因为她只是就客观事实认定了莫尔泰尼的行为,她已经鄙视了莫尔泰尼,所以不再思考原因,也拒绝和莫尔泰尼沟通。
这就是导致事情向不可控发向发展的原因之一。莫尔泰尼没有勇气,埃米丽亚也没有勇气,他们最开始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一个拒绝承认现实,一个认清了现实却拒绝沟通。
如果埃米丽亚在最开始就表达出事实,不潜藏自己的不满,或许莫尔泰尼会做另一种选择,即使他懦弱,也绝不允许他人光明正大的追求自己的妻子,并且是在已经有人提出真实的事实后。
这两种情况,也是现代人在感情中,遇到的最多的问题——在理想与欲望的夹缝中,被自私的潜意识控制,无暇顾及身边人的感受,一旦要触及问题的核心,就下意识避开,这就是爱无能。
我们总认为对于婚姻的理想是彼此诚实、互相扶持,故事中的人也不例外,所以当莫尔泰尼却在亲眼目睹妻子亲吻情人后没有挑明,他在当时想到“我们之间的关系从来没有明朗到能说真话的程度,往往总是靠暗示而得以维持下来。”
而埃米莉亚在看到莫尔泰尼的身影后,也没有戳穿,只是冷笑着嘲讽、鄙视,不断加深自己的观念。
两个人因都不愿触及核心问题,所以都认为自己在不断地为了爱情和婚姻,不断为对方做出着牺牲,不断消耗自己的情绪与情感,直到感情崩盘,再无修复的可能。
其实,爱情并不是能由牺牲和物质所维持的。只有坦诚、信任和勇气,才能让两个人在一段感情中,不断成长,并且时刻和对方的心紧密联系在一起。(文/笑傲江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