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后真相时代》随感:
一,导读:识别真相,做一个清醒的人。
网络的普及虽然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却也将我们带入另一个困境:我们往往以情绪煽动代替了事实分析。
眼见不一定为真,耳听也不一定为实。面对海量信息和新闻事件的时候,我们需要识破误导者的惯用套路,避免被别有用心的误导者,牵着鼻子走。
二,揭示“真相”背后的真相。
如果有人在描述某个事物时,只从其中的一个角度出发,而隐瞒了其他的角度,那么从单一角度描述的事实,就叫做“竞争性真相”。
四种竞争性真相:
1.片面真相:片面真相使得我们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却看不到事物的另一个方面,于是我们看待事物的视野,就这样被局限住了。
2.主观真相。
主观真相是人们从自己的感知和判断中得出的真相。主观真相具有变化性,如果时间、地点、事件背景发生变化,那么主观真相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如,**最初用于医学,是一种麻醉剂,可后来却成为毒品。**的医学用途就这样被抹掉了,现在人们提起**,就只认为它是一种毒品,而想不到它也存在一定的医疗用途。
3.人造真相:指的是人为制造出来的真相,当我们对某种物品、某个事件,赋予全新的意义时,那么就会改变人们对它们的固有看法。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些矿泉水制造商经常打着“纯净”的旗号,来蒙骗消费者。
4.未知真相:说的是对未来生活有着深远影响,但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的真相。正因为我们没有完全掌握,所以误导者就会利用这个漏洞,干扰人们对未来的某些真相进行探究。
全球变暖的情况已经不可逆转,这不禁让人们对未来充满担忧,因为人们不知道未来的气候变化,是否还适合人类生存。
人类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习惯性地把单一视角当作全部事实。当个人视角被外部环境影响,同时又放弃进行独立思考,那么就很容易被竞争性真相所误导。
我们该如何对待竞争性真相?
我们不仅要挖掘出“真正”的真相,面对不合情理的“真相”时,还要勇敢地质疑。
我们要不断深入认识竞争性真相,就应该从更多的视角出发,去看待某一事件。
我们在看到某一段视频时可以反问自己一些问题,“这段视频是否完整”、“这段视频的拍摄背景是什么”、“这段视频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当我们把反思事件当成一种习惯,我们就不再轻易对事件下结论,而是尝试从更多的角度来观察事件,进而推断出事件的某一个真相,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够做到负责任地使用真相。
面对竞争性真相,我们不仅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分析,更要敢于质疑、敢于对抗。如,有人试图通过人为制造的真相,来掩盖不可告人的目的时,我们面对人造真相敢于反问一句“为什么”,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们在心怀疑问,共同探索真相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逐步提升。
如果我们了解到真相的运作机制,就不会轻易被人带节奏了。
我们看到的这些真相,都是被人进行刻意挑选、扭曲和掩盖的,未必是真相。
那些媒体人、营销人,以及社会活动者,通过删改、美化后的“真相”来误导大众,那些吃瓜群众却一次次地被他们带动情绪,时间长了,就会丧失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后真相”,指的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面对某一事件时受到情绪的煽动,情绪主导了公众舆论,而事件的真相和逻辑,却在传播过程中被人为地忽视。
正是因为人们不再探究事实与真相,习惯了用情绪煽动代替事实分析,所以,网络上才会频繁出现剧情反转的情况,我们这些自以为掌握了真相的吃瓜群众,在情绪的驱使下莫名其妙地开始站队,可事件出现翻转后,就一次次地惨遭打脸。
为什么只要冷静分析就能看出的逻辑破绽,我们却看不到?
因为我们见到的那些文章、视频以及新闻报道,绝大多数是传播者经过筛选、剪裁加工之后所呈现出的样子,这些经过加工的信息和内容,就好比一个个炸弹,为的就是刺激我们产生某种情绪。一旦我们产生出某种情绪和感受,那么理智就会暂时让位于情绪,我们盲目地表达看法,但实际上,我们表达的只是情绪。
我们看到一段视频、几张截图和一些文字时,不要马上作出结论,更不要先入为主地辱骂当事人,而是应该多方搜索相关信息,并坦诚地交流观点,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某一事件。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寻找真相的能力,以便及时识破传播者的套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然,我们就只能一次次地被蒙蔽、被欺骗,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谣言制造者的传播小助手。
当我们看到一则消息、一段视频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避免过度情绪化。
有些网络谣言,看起来逻辑严密,无懈可击,但依然在细节上,存在一些漏洞。
当我们越是不带着个人情绪,以接纳的态度去看待这些不同的观点,我们反而越是可以接近真相、还原真相。
人的大脑本身就存在相当的惰性,一旦我们习惯了被动接受外部信息,而不是自己去探究其中的真伪。那么,大脑就会越来越懒,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也就随之不断下降。所以说,为了我们的大脑能够不迟钝、不退化,我们也应该学会分析与思考,掌握分辨真相的能力。
一定要重点关注事件的相关背景。尤其是在网络上,几乎每天都能爆出热点事件。这些热点事件不一定都展示出完整的事件背景,有些事件爆料,甚至还故意省略了重要的背景信息。所以,我们在不知道完整事件背景的情况下,应该带着质疑的目光去看待事件,而且不要盲目分享热点事件,以免自己也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对于那些随意引用、传播他人话语的个人或媒体,更值得我们警惕,因为这些人极有可能是煽动别人情绪的误导者。
自我认知作为判断真相的标准,这其实是一种思维惯性,在这种思维惯性的作用下,我们的思考与认知一直停留在自己熟悉的范围内,长期下去,就会失去分辨能力,从而落入自我误导的陷阱。
平日里要善于修正自己的思维模式,尤其是在面对那些竞争性真相时,不应该盲目地排斥真相的不同面,而应该把竞争性真相的各个方面,都看作是发展新思想,培养创造性的外部机会。一旦我们养成了多角度解读信息的习惯,那么当我们面对更加复杂的事件时,就不会受限于自己的固有思维,也才能从较为客观的角度获取事件的真相。文/Fenny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