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读前感】去年年底,一位新交的朋友送了我一份礼物,是一个翻页式的读书日历。每一天都是一本名著里的一句话。日历装帧精美,句子意味深长,对于爱看书的我来说,是送到心坎的礼物。
我这才想明白一件事。几年前我送给我妈一本撕页式的丁香医生出版的日历,每一页都记着一个健康常识。二月份的时候我看到那本日历时它还是一页都没被撕掉,我就问我妈,她说,我舍不得撕。
珍视的礼物,就算是消耗品,也舍不得用掉。
而这本日历的第一天,上面的句子就出自里尔克的《给青年诗人的信》
所以我打开了这本书。
②【读前感2】我1992年出生。我这个年纪,刚好是小学语文的应用文写作还要学如何写信,如何折信,但还没来得及真正写,时光就从书信到短信再到微信,不再有人写信的时代。
信对于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既古老又新奇。
我就像遗憾再也吃不到童年时的零食那样,遗憾从来没写过一封信,也不再有机会写。
幸好有这本书,丰富了我对信的理解。
③【见字如面】
这是一本书信集,是里尔克给一位青年诗人回复的十封信。
用译者的话说,这十封信浑然天成,无形中自有首尾。里边他论到诗和艺术,论到两性的爱,严肃和冷嘲,悲哀和怀疑,论到生活和职业的艰难——这都是青年人心里时常起伏的问题。
这些给青年诗人的信,也像诗一样。
读着这些信,我仿佛就是在读里尔克这个人,从信中,我能读懂他的谦卑、寂寞、优美和深邃。
书中的每一句话,都适合放在日历里,做任何一天的座右铭。
我这才想起,我读的只是译文,译文竟也能这么优美吗?
我查了资料方才知道,译者冯至,是连鲁迅先生都欣赏的现代诗人,也是把里尔克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
可惜的是,他读到里尔克的诗的那一年,正是里尔克逝世的那一年。
所谓见字如面,既是欣慰,也是遗憾。
冯至与我们的遗憾,是相通的,我们只能见字如面,却没有机会见到真人。
④【目断鳞鸿】
鳞鸿就是鱼和雁,比喻书信。目断鳞鸿,就是盼望书信盼望到望眼欲穿。
这十封信的跨度长达五年。
如果我是那个收信的青年诗人卡卜斯,那用“目断鳞鸿”来形容我对信的期盼真是毫不为过。
我也一定会像热恋的青年收到对方来信时一样“把信读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晚上要“枕着它睡觉”。
会像年迈的父母收到了抵万金的家书一样“逢人便要把它拿出来大声朗读”。
会像元稹和白居易那样隔江相望,心有灵犀。
两封信的间隙是那样长,下一封信是那样前途未卜,但幸好信的内容和精神足以让我撑到下一封信的到来,只因为:
⑤【纸短情长】
我说这些信像诗,是因为它们像诗一样优美、隽永和意味深长。
每封信的篇幅不可能很长,但字字珠玑,关心、感激、指引之情形于文墨,所谓纸短情长,大抵如此。
卡卜斯用了五年的时间读完了这十封信,我以为,每个青年也都该读一读它们,用五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去读,都是值得的。
⑥【摘记】因为我关于你疑惑的倾向,关于你内外生活和谐的不可能,关于另外苦恼着你的一切:——我所能说的,还依然是我已经说过的话:还是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你将会越来越信任艰难的事物和你在众人中间感到的寂寞。以外就是让生活自然进展。请你相信: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
文/B216号行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