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是今年读完的第十五本书。看完《纸牌的秘密》,朋友推荐了这本书。同系一作者所写,而《纸牌的秘密》实在太好看,又想知道以前玩的网游里“苏菲的世界”任务除了打怪还有啥,顾选了此书。
翻书阅读,一开始就见到了苏菲,她在家外的信箱里收到了一封写给她的信,而这封信,之后衍生出的一次次通过信的交流,使快15岁的苏菲接触到了哲学,从古至今,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以及那些有名的人物,他们的观点主张,就在一封封信中被演绎了出来。就这样,一个女孩成了哲学迷,好奇地问一些大人看似幼稚又习以为常的问题,期待信中剧情的发展,更萌生了想知道谁是写信人。本以为苏菲一次次尝试,揭开写信人身份后故事能完结,可随之,作者带给读者的惊喜远不止于此。
厚厚一本书,翻书过大半,另一个主角出现,她叫席德,年纪跟苏菲同龄,当苏菲第一次进少校的小木屋,在铜镜中看到的两双眼睛,那一双就是席德的。其实,就题目而言,这绝不会是单纯通过写信教青少年学习的哲学书,《苏菲的世界》也不单是她探知哲学的精神世界。当阅读过半,出现席德时,我大吃一惊。这是席德爸爸,送给他女儿15岁的生日礼物,一部关于《苏菲的世界》的哲学小说,他把自己当作造物者,造出了苏菲世界里的哲学家,开启了苏菲探知之旅,而苏菲和那位哲学家一开始一无所知。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们日常看过的电影,如果我们是编剧加导演,对想拍摄电影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人物,每一处对白,都了然于胸。那么,当我们闭上眼睛,欣赏这部电影时,里面的人物演绎的他们的人生,完全在我们的掌控中。我们可随时在脑海中加入自己喜欢的元素,喜欢的卡通或英雄人物,让简单的人物传记变得传奇,充满神秘。苏菲就是少校笔下的人物,被安排演绎着自己的人生。
如果,故事这样结局,使真相大白,使读者豁然开朗,也是不错的。但故事并没有因此结束,精彩的情节随即展开。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如果当我们发现自己被操控,会是啥感觉,有何打算?相信没有人愿意被捉弄,苏菲她们也是就在苏菲举行哲学宴会时,她和他的新哲学老师成功逃脱了。因为在少校心中,苏菲之旅已经告一段落,他要回家和女儿团聚。但剧中人并不甘心,决心抱负。他们一跃来到现实世界,成了现实世界的隐形人,多么神奇的经历!而少校女儿席德呢,看着她父亲送来的一份讲义书,也学着父亲的想法,全程“掌控”了他父亲的行程,这不禁让他父亲感觉不自在,尝到了被控制的滋味。
当然,故事的结尾是令人欣慰的,父女俩团聚,其乐融融,而苏菲他们成了局外人,看现实世界的父女俩,听他们讲关于宇宙的故事。而这样的结尾,感觉是苏菲的新哲学老师,给苏菲写了一个关于她的故事。而故事的名字,叫作:苏菲的世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