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曾经说过,如果统治者能做到“什一而税”,那就算得上是“王者之政”了。所谓的“什一而税”,指的是政府收取10%的税收。这说明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税收是要高于10%的。
在历朝历代中,汉代首先做到了孟子所说的“王者之政”,当时的税收额度只有1/15,而且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更少,只收取1/30的税收。也就是说,如果农民的田里收了三百斤稻子,只要上交十斤给政府就行了。
但是,再好的制度,如果不持续创新,也会有失效的一天。
汉朝初年,地广人稀,税收少,老百姓的日子还过得去。但过着过着,就过不下去了,被逼无奈,老百姓只能卖掉田地,于是日子越过越苦。
为什么日子会过不下去了?
因为除了“农业税”,随着朝廷政策的变动,还要收取人口税、兵役税。比如,汉武帝时期,由于连年打仗,老百姓身上的实际赋税就比汉朝初年重了好几倍。
农民把土地卖给“地主”之后,就形成土地兼并,有资本买土地的人,会越来越富裕。这些“地主”在收购老百姓的土地之后,再把土地租给他们耕种,然后从耕种的土地里面收取接近一半的租金。所以,虽然政府收的税少,而“地主”却利用这个漏洞,自己享受政策福利,把压力全部转嫁给佃农。
比如,佃农今年种出一百石粮食,就得拿出五十石给地主。地主当然也是要交税的,但是只要交1/30,也就是3.3石。如此一来,佃农辛辛苦苦耕种一年,只得到五十石的粮食。政府觉得自己做了好事,地主也觉得自己养活了佃农,而佃农只能勉强维生。
用钱穆先生的话来说,汉代虽然做到了“轻徭薄赋”,却没做到“平均地权”。
到了唐代,自然看到了汉代税收制度和土地政策的弊端。所以,唐朝做出了改变。
汉代出现了土地兼并,老百姓被逼着卖地当佃户。
既然这些便宜被“地主”抢去了,那为什么政府不自己当大地主呢。因此唐朝开始实行租庸调制,意思是政府充当“地主”,把土地分配给老百姓,老百姓可以自由耕种,但是要交租金。等分到土地的老百姓年纪大了,耕不了地了,政府再把地收回。租即田租;庸是劳役,每年替政府服劳役多长时间(20天),也可用物品折抵役期;调是户调,就是按户征收的赋税。
唐朝前中期之所以繁荣,这项制度起到了很大作用。根据钱穆先生的计算,在这种制度下,农民税收额度只有1/40,比汉朝还要低。
但安史之乱之后,唐朝藩镇割据的局面已经形成,加上连年战乱,老百姓经常会四处流动。唐初,由于社会稳定,朝廷有非常严格的户口制度,这才让租庸调制得以施行。但随着人口流动性增大,加之有些区域连朝廷也管不到,所以税就很难收上来了。
怎么办呢?唐德宗年间,朝廷实施了两税制。所谓的两税制就是,朝廷不管你这块土地上都有哪些人耕种,但是每年夏秋两季,你得把税收给交上来。人口流动朝廷不好控制,可是土地是跑不了的。所以,只要丈量全国土地,按照土地收税就行了。
可是这项制度后来又出了问题:有些土地比较贫瘠,根本种不出那么多粮食,但是朝廷可不管,他们只按照土地的面积收税。还有些地方只有五户人家,可是地却有十户人家的地,但朝廷也不管,你这里的五户人家必须得上交十户人家的税。有些聪明的富豪,就开垦新地,但由于是根据以前丈量的土地面积收税的,所以富豪们反而不必交太多税。这样一来,又是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两税制的出现,意味着政府开始放宽土地兼并、只管征税了,这也为后来几个朝代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文/享一世清幽的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