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不焦虑?
1.讲出自己的故事,及时清空、释放长期以来压抑在心中的痛苦、悲伤。
恐惧症一旦产生,就会像滚雪球一样快速发展成一个威力巨大的实体。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由于人类趋利避害的结果。每次你一想起它,都会感到身临其境的恐惧,不由自主地产生逃避的念头。相比直面恐惧刺激时的极度焦虑,人类习惯性地选择逃避,而每次逃避又加剧了恐惧。如果你意识到有克服恐惧症的必要,最好是接受专业的治疗。
举个例子,珍有飞行恐惧症,并不是因为她此前有过什么可怕的高空飞行经历,她压根就没有坐过飞机,她的恐惧来自假想可能会降临的飞行事故。
一次,有人请她游历欧洲各地,英国、法国、意大利这些都是她梦寐以求想去的地方,而且对方为她提供免费的住宿和导游,她只需要支付机票和饭钱,这对她诱惑很大。珍不想错过,她有了直面自己恐惧症的动机。于是,珍接受了治疗。刚开始,珍接受了放松治疗,学习各种放松技巧,当她越来越自信熟练地进入放松状态后,她接受了“专注就是力量”的治疗法。
她想象着在飞机上,沉浸在旅游杂志中,自由徜徉在巴黎街头;想象着与邻座攀谈;她玩起了游戏,所有的注意力都被这个游戏所占据,无暇去担惊受怕。此外,她还用音乐转移自己注意力。慢慢地,珍意识到自己可以随时随地专注于自己选择的任何事物,焦虑无法再干扰到她了。
接着,珍进行了认知重构,通过数据,了解飞行事故的发生率。她发现自己死于飞行事故的概率比中乐透大奖还要低时,感到极大的安慰。她还通过正念疗法,用信念替代忧虑、接受不能改变和无法控制的现实等,有效改善情绪状态。最后,她采取了接近疗法,完成了飞行。
要克服任何一种恐惧症,关键的因素就是动机。虽然人们习惯于选择逃避的方式对抗恐惧,但这是最无益的。其实,应用多种通用方法和专业方法,是可以进行治疗的。一旦人们通过掌握新的、适应性的技巧和方法,战胜了自己的最大恐惧,他也就战胜了自己的恐惧症。
2.广泛性焦虑
一般来说,焦虑都能找到某个相联点,对某件事或物的过度关注,引起焦虑。然而,还有一些人,他们即使不存在特定的压力源,也会感觉到焦虑。明明一切看起来都运转正常,没有任何值得抱怨的事情,更没有任何大的变故发生。纵然如此,当他清晨醒来时,还是会担心这担心那。这种情况,被称为“广泛性焦虑”。而且,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每100个人中会有超过3个人是这样的。
广泛性焦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即使并不存在特定的压力源,焦虑也同样可能发生,它与你是否要看医生、是否参加考试、是否面临被辞退都无关,只要活着你就会焦虑,甚至,如何知道自己仍然活着这个问题本身,也会引发焦虑。这就是说,它不关乎眼前具体事务,只关乎你感知现实的方式。 “生活本身就是一场麻烦,不是吗?”这句话很能体现广泛性焦虑。
广泛性焦虑是一种持续的、全天候的、不切合实际的、明明白白写在脸上的“我太紧张了,我要绷不住了,我得尖叫才行”的焦虑症状。
持续性焦虑会带来哪些危害呢?它会带给你疲劳、肌肉紧张、入睡困难、烦躁不安等,甚至,它还会将心理问题“躯体化”,引起身体不适,如头疼、肠胃疾病、便秘、甚至心肌梗死。
广泛性焦虑的人的思维模式就是:将世界视作一个危险的地方。总觉得有人会伤害你,认为事情永远都无法解决,导致了广泛性焦虑的产生。
广泛性焦虑会让你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处世哲学:绝对不容许自己有一丝松懈,因为不好的事情随时可能会发生。如果一旦这样不好的事情真的发生了,就更会成为你“下次更不能松懈”的有力证据,时刻给自己上紧箍咒。
,她才发现自己一生的光阴全在焦虑中虚度。伤心、愤怒、对不知所措的恐惧,以及难以消散的焦虑,如影随形,她却从来没有得到关注和安慰,她只能默默埋在心里。她穿上忧虑的防护外衣,用时刻戒备来进行自我保护,并用这种方式来保护老公和儿子。焦虑成为她前行的动力,她所做的、看到的、感受到的全部染上了焦虑的色彩,并把这种基因遗传给了儿子。
她该如何摆脱焦虑,从内心深处找到另一种深层次的动力源泉呢?第一步就是讲出自己的故事,及时清空、释放长期以来压抑在心中的痛苦、悲伤以及怨恨。她需要学会放下忧虑,学会信任别人,尤其是老公和儿子。一个习惯了向别人提供照料的人,一直以为别人离不开自己的照料和支持。她应当选择放手,不在电话那端提供指导和建议,只鼓励儿子相信儿子能做到时,儿子才能真的成功了。
学会及时清空负面情绪,学会放下,既不给自己增添新的忧虑,也不再为别人事无巨细地殚精竭虑,她获得了某种程度的平静与幸福,才能让自己不焦虑。
文/向日葵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