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从本意上来说,老人和小孩的智商是差不多的,但实质上,老人的智商会随着年龄逐渐退化,而小孩的智商是因为年龄小,心智在不断地成熟。
所以就造成了人们观念上的一种误区:老人经历了岁月沧桑,怎么越老越糊涂了?连个3岁小孩都不如。
小孩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对事物产生好奇心,发现探索事物的能力。
而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减退,思维迟缓,辨别意识逐渐变弱,可以说是想不来事。
所以,子女们也应当体量老人的言不由衷。
但受原生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影响,每个同年龄段的人的智商都不同。
有的老人也许会倚老卖老:我老了,懒得动,也不想做,自己苦一辈子了,接下来是年轻人的天下。所以思维越来越退化,行动也变得迟缓了。
如果一个心智成熟的人,在工作生活中遭受致命的打击,由于缺乏关爱,和亲朋的正确引导,也许会颓废不前一蹶不振,一辈子庸庸碌碌,得过且过,智商越来越退化。
一个在家庭氛围合谐,父母交友知书达礼;为人和善慈悲;做事干练有勇有谋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无论活到几岁,智商又能退到哪去?
而对于一个长期生活在,不顾及孩子感受,父母三天两头吵架,不懂得谦让、家暴、还连带孩子、语言粗鲁、甚至有虐待倾向的环境氛围中长大的孩子,父母的心智都不成熟,又怎么能培养出优秀人格的孩子?又怎么让其为人夫,为人父还懂得礼让三先?
所以,良好的原生家庭环境,父母优扶优教是孩子成长的根本,也是孩子在成长中如何为人处事,乃至成家立业,安度余生都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
我的外婆80多岁还在放羊、绣花、自足自吃。
我的母亲如今70岁了,还自个儿报团旅游,健身,徒步锻炼、听养生课,发视频讲座。
所以,无论我们几岁,既使我们老了,只要感知生命的重要,明白活着的意义,就当珍惜当下,不断地精进学习,不为别的,只为我们还认识优秀的自己。
再说说年轻人,优越条件里长大的孩子,好吃好喝。没经历过父辈衣不裹体,食不果腹,风餐露宿的艰难日月。
又怎么能休量一个老人的不易?又怎么能让他们对老人的节俭行为,或守旧思想,视而不见?
所以,如果让年轻人不嫌弃老人,真应该让年轻人到特困的农户家看看。
60岁以上的老人大都能种地,喂牛;70岁以上的老人大都能生火做饭。
因为,现在优越的社会环境,的确养出了一帮不知感恩的孩子。
所以,我们为人处事,还是要将心比心,想想如果我们老了,如何优雅从容地度过?
文/释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