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跳出穷人思维?不久前,有人询问我“很想跳出穷人思维,却总是做不到,怎么办呢?”我开玩笑地答曰“凉拌”。
也有人问我“您都快六十岁的人了,干嘛还这么努力?”我又笑曰“哥哥缺钱想长命”。
言归正传地说,站在同一个起跑线的两个人,是如何分化成“穷人”和“富人”的呢?
答案是:不同的思维,营造出不同的人生。
首先,我们来了解制造思维的基地,即大脑。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占据心理行为的主导地位。也就是说,以自我为中心,求生存的、求利益的主观经验和行为,都来源于原始脑驱动下的生存动机。
如果你一直寻求思维转变,但总不能成功,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你的大脑判断下来,自己的现状还算“过得去”。
我们在现实中也能发现,富人即使积攒或者积赚了很多的财富,他仍然不断寻求改变,不断学习,不断去试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他的大脑判断下来,自己有“危险”。
有句俗语说,“穷人不想上班,富人不想下班”,其实就是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所主导的不同结果。
其次,刺激大脑获得快感。
弗洛伊德说过,大脑让我们只能从反差中获得强烈快感,而从事情本身获得的乐趣却很少。
举个例子,当穷人好,还是当富人好?多数理智型的人会说:富有富的烦恼,日子平平淡淡才是真。
如果我们加入一些对比,再来重新问一遍,让其做出选择。
A,身穿高标衣装,企业老总,准备去参加富豪俱乐部的活动。
B,劳务工,从工地累吧吧下班后,帮老总拎着重物,送去聚会的门口。
请问你希望自己过A的生活,还是B的生活?答案应该是A吧。
一旦有明显的反差之后,我们的大脑就会快速做出最适合生存的选择。
所以,一定要主动找些对比刺激,来助力自己寻求改变。
这些对比刺激案例,每个人应该比比皆是吧,有来自亲人间的,有来自同学与同事间的,有来自发小与朋友间的。
作为管理者,善于找准或者抓住下属的反差对比刺激,也是有效管理之一。
最后,站在富人的角度或者假定自己是富人,去思维怎么做人和做事。
跳出穷人思维形成富人思维的最快速办法是:不断地学习与寻求改变。
其中的学习既指书本上的学习,更注重的是从实践中和富人身上去学习;改变既指思维认知的改变,更指行为的改变。
比如说,富人最成功的三大优点“远见,果断,大度”,你怎么对应去改变三大颠覆性缺点“短视,犹豫,狭隘”。
又比如说,富人的情商、逆商和财商跟穷人是不一样的,你又怎么对应去改变。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跳出穷人思维的内容分享,赠给想寻求改变的朋友,祝您早日变成富人!
文/木火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