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森教授曾经有一个来自大公司的来访者,她是个真诚又理性的人,负责公司内部的培训工作,兢兢业业奉献了很长时间,结果却被逼得不得不来看心理医生。
原来,公司以关心员工为名,发起了一场比赛:让员工寻找工作中的冒犯性字眼,调整这些文字的写法,以此表示对员工的尊重。比如“黑板”的“黑”字,冒犯了黑人,公司就把“黑板”这个词的写法改成了“写字板”;又比如说“主管”这个职务,“主”有主人的意思,带有奴隶制的色彩,公司就把这个词改成了“总管”。
而且随着时间发展,这个活动被扩大化了,不仅有关黑人的词汇被“举报”,关于菲律宾人、印第安人,各种文化的字眼都开始遭到修改,影响了正常的工作交流,如果有人提出异议,或者不小心使用“违规字眼”,甚至会被贴上冷漠、狭隘、种族歧视的标签。
来访者作为公司内部的教育者,敏锐地意识到:这个活动已经走偏了,可她却无力改变现状,只能继续执行公司政策。这让她觉得背叛了自己的良知,最终在强烈的内心矛盾中去看心理医生。
其实对每个人有些职场经验的人来说,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明明知道有些事情不该做,碍于自己的责任,却不得不去做。比如有一件商品,我们明明知道它很普通,不值得高价,却还是要向客户推销,把商品介绍得天花乱坠。
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是心知肚明地违背道德,还是坚持应有的原则呢?
事实上,大部分人在这种小问题上,都不会太过坚持原则。就像很多人觉得:偶尔撒个小谎,随地扔个垃圾,都是些小问题,不用太计较,因为它并不会引起太严重的后果。
彼得森教授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但他也提出了一个担忧:如果一个人在面对小问题的时候,可以不顾原则;那当他在面临道德抉择的大事时,要如何坚持自己呢?
所以,彼得森给出了一个建议:如果我们觉得一件工作很荒谬,内心很抵触,那应该在一开始就拒绝它。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内心的阻力,付出的代价是最小的。最多就是让身边的领导同事,觉得你有些清高,不太合群。
如果我们不拒绝那些荒谬的工作,还糊里糊涂参与进去了,等到问题越来越大,内心的自责越来越多,那就很可能陷入前面提到的“进退两难”境地——既无法改变现状,也无法减轻内心的负罪感,备受煎熬。
文/腊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