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消费美学,就是原本人们对世界上的那些新奇和美好,存在着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期待着去感受和体验。而消费美学则把这种感受和体验集中到了消费上。比如,各种各样的商品开始比拼包装,各式各样的活动和服务开始彰显个性,等等。
那么,有了这样的理论基础,和当初工作伦理制造生产者一样,消费美学就开始着手制造消费者,并激发他们的消费潜能。
那具体来说,消费美学又是如何去做的呢?
首先是创造选择。如果说之前以工作伦理为主流价值观的生产型社会,人们对于工作的困境是没有选择,或者缺少选择,那么以消费美学为主流价值观的消费型社会,人们面对消费则是选择过多。
回顾当下,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比现在的选择更让人眼花缭乱,比如,在超市里,我们经常会见到同一排货架上摆放着几十种品牌不同、造型各异,功能不同的饮品和食物;在商场中总会有多种多样的,我们不曾尝试过的服务和体验、以及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
如果你不喜欢这个牌子的饮料,那么总会有一个让你满意的品牌;如果你厌倦了这种体验,那么总会有一种新奇体验会让你驻足;如果你觉这个商品的价格超出了自己的预算,那么总会一个折扣能让你为其买单。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们觉得自己掌控着一切,他们可以评判、评论和选择其中的任何一个,他们也可以拒绝无限选择中的任何一个。但事实上,他们都深陷消费美学而浑然不知,或者欲罢不能。
商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店铺中各式各样的服务体验,就像是一颗颗涂满蜂蜜的糖果,等待着人们欲望和钱包的来访。
除了制造让人应接不暇的选择之外,消费美学还通过寻求身份认同和获取社会地位的方式,来塑造消费者的消费心态。
比如,当你的一些朋友或者同事手里拿的都是古驰、迪奥、LV的时候,当他们去网红地点打卡、在朋友圈里种草的时候,你便会不由自主地关注这些商品和行为。而且,即使自己的收入水平不高,有时也会通过信用卡或分期等消费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因为,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渴望着别人的认可和自己的融入。而自己拥有了这些周围人都拥有的东西,则代表了你们之间在那一瞬间拥有了共同的审美、话题、条件,以及一种体面的社会身份和生活的优越感。而这,正是消费美学想要达到的目的。
消费美学从不鼓励人们延迟满足,而是希望人们快速消费、及时消费、提前消费,甚至是让人们不得不去消费。
所以,在消费型社会中,消费美学无时无刻在支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让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而对于那些没有消费能力的人,或者是消费能力不足的人,则被认为是 “具有消费缺陷的人”,也就是所谓的“新穷人”。
在消费美学的影响之下,在新穷人的意识中,由于自己缺少消费能力,以至于他们无法抓住那些摆在眼前的各种各样被制造出来的选择,进而觉得无法获得其中的体验、自我身份的认同感以及相应的社会地位,无法过上那些具有消费能力的人的“幸福生活”。因此他们的内心会备受打击,产生羞愧感和挫败感。
然而,在这个时候,消费美学和工作伦理却达成了默契的配合。人们为了通过消费过上所谓“幸福的生活”,便开始了更加努力的工作,而工作所赚来的钱又被拿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如此便形成了“工作——消费——再工作——再消费”的无限循环。这也就引发了我们在一开始所说的“为什么我们的工作变得越来越不快乐?”“为什么自己总是在工作,却依旧感觉囊中羞涩? ”等问题。
而且,在生产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之后,社会除了进入存量时期,大规模的工业化雇佣也在迅速萎缩,各种新技术和工具逐渐替代了人的位置,使得工厂里的员工越来越少,“精简”成为企业新的行为准则。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或者“成为”消费社会中的“新穷人”。
也正因如此,鲍曼十分担心社会将会发生这样一种趋势:如果说生产社会的穷人是物质上的困顿,那么消费社会的新穷人,则是精神上的束缚——消费社会觉得他们没有价值,而他们自己也觉得自己离幸福的生活遥遥无期。如此一来,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穷人变得毫无用处。而对于那些原本合格的消费者,在丧失了消费价值之后,会不会像恢弘的飞行器在耗尽了燃料之后那样,被丢弃在过气的废品场中。
文/腊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