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柯林斯词典发布了十大年度词汇,其中排在第三位的一个词汇就是丹麦的幸福生活哲学,它大致指的是一种舒适、安逸、悠闲的生活状态或氛围,表达的是一种温馨友好的生活方式。
而丹麦的幸福生活哲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丹麦人将收入与幸福区分得很清楚。
丹麦人在拿到工资后,几乎要拿出一半来缴税。但他们却认为,自己不是在缴税,而是在投资社会,进而购买高质量的生活。因为这种想法,他们就不会再为赋税而发愁了,转而从其他方面寻求幸福。
第二方面:丹麦人能很好地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大多数丹麦人5点就下班了,下班后他们不会在外逗留,而是回到家中与孩子一起玩耍,以及与家人一起做饭。
他们认为一家人在一天结束前一定要抽出时间一起娱乐和吃饭,这样才会更加幸福。
比较人性化的是,公司领导在安排会议或工作时,会很好地为下属考虑,如果有为人父母者,就不会安排4点以后才能结束的活动,这样他们就可以准时去接孩子了。
第三方面:丹麦的人际关系非常舒适。
有调查显示,60%的欧洲人每周会和朋友、家人或者同事聚会一次,而丹麦人的比例却高达78%。
这是因为,当人们的身体相互靠近,或者处于非常融洽和舒适的氛围时,一种名为“催产素”的神经激素就会随之产生,它会让我们感到快乐,减轻压力、敌意、恐惧和痛苦等。
也正是如此,丹麦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非常高,即使宝妈将婴儿车放在商店外面,也可以放心地去采购东西,不用担心孩子被冻着或者被抱走。
同时根据归属感理论,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
但丹麦人并不会与一大群人待在一起,有60%的丹麦人认为一起聊天的最佳人数最好控制在三到四个。
在沟通期间,他们非常注重彼此之间的平等关系,既没有人是谈话的焦点,也不会有人刻意去引导谈话,倡导凡事随心的原则,即使一起安静地呆着也挺好。
除此之外,丹麦人聚会的时候,会一起做家务,而不是让主家一个人在厨房忙里忙外。
他们还会与邻居商议,在楼道的空余地方放一个书架,将彼此闲置的书籍放入其中,通过书籍来交流与互动。
或者是邀请朋友来家里,将彼此不用的电器和其他物品摆放在一起,举办一个“换物大会”,尽量让每件物品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文/腊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